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世代流芳
乙巳年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活動,十二日早恭請鹿港天后宮進香媽、新祖宮同安媽鑾駕,前往十二庄遶境賜福,接受各宮廟的恭宴與信眾膜拜。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已傳承近兩百年世代流芳,並登錄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是相當珍貴的聯庄信仰。
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今年由福興鄉社尾村慈安宮輪值大公館,動員宮廟陣頭隊伍迤邐前往天后宮、新祖宮恭迎媽祖,展開兩天一夜的遶境祈福,媽祖鑾駕當晚駐蹕大公館慈安宮,接受恭宴,並舉行團拜儀式。翌日陣頭轉往西湖西德宮等行程,至晚上恭送媽祖回到天后宮中殿,隨即舉行朝聖典禮,請媽祖活動圓滿結束。
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是鹿港、福興、埔鹽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早年原稱「同安寮廈十二庄請媽祖」。源於福興、埔鹽兩鄉的十二庄,早期為了爭奪水源,常爆發「庄拼庄」械鬥事件。清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十二庄久旱不雨,同安寮族長陳慶安與各庄耆老協商,提議到鹿港天后宮迎請媽祖祈雨,隔日果然傾盆大雨,旱象因此得以紓解。
從此,同安寮廈十二庄民每年都聯合組織陣頭,前往天后宮請媽祖到十二庄遶境,接受村民設宴膜拜,鹿港乃有「十二庄請媽祖,也有龍也有虎。」的諺語。這項延續近兩百年的聯庄信仰傳統,不僅是天后宮與十二庄的堅實的情誼,更有化干戈為玉帛、飲水思源的感恩意義。
十二庄請媽祖是地方珍貴的聯庄信仰組織,除了表現宗教的虔誠外,也讓人有感恩、情義的很深領悟,是極佳的社會教育教材,因此在民國一0三年登錄為彰化縣民俗無形文化資產,以維護保存珍貴的宗教民俗活動,受到內政部文資局、縣府的支持,持續推廣與傳承這項文化資產。
同安寮廈十二庄請媽祖,這段歷史及各庄請媽祖輪值制度、遶境宴媽祖等習俗,早期缺乏有系統的詳細文史紀錄,成為十二庄各宮廟與地方耆老們,心中懸宕的遺憾。在此情況下,由埔鹽鄉前鄉長陳慶煌,發起成立同安寮文化資產協會,收集研究同安寮及請媽祖的歷史資料,希望保存與發揚這項宗教文化。
這是同安寮各宮廟,較有規模與系統的進行十二庄請媽祖文史資料的採集,並邀請退休的施坤鑑老師等文史作家,著手進行編纂工作,先後出版「福安宮丁酉年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神祐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宮廟與神祇誌」兩書,讓十二庄請媽祖世代永傳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