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書生本是舊鄰居 談拱辰宮重建
福興鄉橋頭村拱辰宮,正籌畫拆除重建,地方先前進行拓碑保存文史資產活動。拱辰宮除了保存可觀的寺廟歷史文化資產外,也是聯庄組織許厝埔十二庄安營鎮符暨平安繞境的頭廟,可見拱辰宮是鹿港、福興居民的重要信仰廟宇,其重建工程應受到文化相關單位的關注。
早期鹿港街東邊周圍,有一塊塊的埤塘,連接橋頭庄曾經有一座橋,這是橋頭庄的庄名由來。橋頭庄的拱辰宮,是鄰近包括鹿港、福興許厝埔十二庄信仰中心,而外來香客前來崇拜者也甚眾,因此香火興盛,此次廟方以建築結構損壞嚴重,將拆除後原址重建。
拱辰宮主祀北極玄天上帝神尊,傳說是清雍正年間由許氏先民,從大陸渡海時迎請來台護佑族親。據宮中壁上由鹿港文人、先賢施文炳撰寫的「重修拱辰宮碑記」,敘述神尊早期入祀於橋頭庄土地祠,民感其德,乃擴建廟宇始稱「拱辰宮」,是取「譬如北辰,眾星拱之」之意。
許厝埔十二庄族親團結,抵禦逐盜賊,得以安居樂業,先民感念北極玄天上帝庇佑,二百年來屢有修茸。現今廟宇建築是民國六十四年重建,並在同年落成舉辦入火安座。拱辰宮格局有前殿、正殿,東西護室,並有精緻的雕樑畫棟,彩繪、團黏泥龍柱,具有歷史價值。
正殿兩側大理石壁,有堵許志呈「書生本是舊鄰居」題壁書法詩句,至今讓廟方津津樂道,乃因當年鹿港漢學大師許志呈,家就在拱辰宮附近,在他的號召,另有黃天素、黃世傳、王景瑞、施文炳、吳東源、許安田、許漢卿、王漢英、施招澤等鹿港名家書畫,雋刻壁堵,散發書香氣息。
在清朝年間,外來盜賊頻到各庄頭侵犯,聯庄是當時為了防禦外敵所組成的聯防團體,常以區域共同的信仰廟宇,凝聚集體的意識;並藉由定期宗教活動,培養與強化聯庄居民的團結精神。保存至今的許厝埔十二庄鎮符遶境,更顯難能可貴和歷史的價值。
早年,許厝埔十二庄安營鎮符暨平安繞境,境內家家戶戶準備牲禮祭拜,是知名的宗教節慶。通常是在農曆四月中旬,庄頭眾人隨著神祇陣頭,到各庄東南西北四個端點,安置新的竹符、兵馬,藉此保衛庄境。安營鎮符當日,整個許厝埔十二庄聯合遶境,規模很盛大。
由於拱辰宮是許厝埔和鄰近居民的共同生活記憶,因此其拆除重建事宜,受到地方關切,希望能保留大理石壁堵,並發起拓碑活動。雖然拱辰宮未列入古蹟,但廟中有許多的珍貴文物,及聯庄信仰等無形文化資產,政府文化單位應該要協助其文化資產的保存,避免歷史文物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