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縣府補助金當青農創業靠山
彰化縣政府為支持青年返鄉在地深耕,替彰化注入新的亮點,福興鄉青農陳照委,近日獲得縣府青年返鄉創業補助金三十萬元整;縣長王惠美親自頒獎鼓勵,給予青農陳照委築夢創業的成果肯定及鼓勵。這是繼林永堅、陳啟宗後,福興鄉獲獎的第三人,顯現當地青農的卓越成就。
福興鄉番婆村青農陳照委,本是化學工程師,因為戀鄉選擇返鄉創業,成立晨照溫室農場已經六年,以溫室技術栽種洋香瓜。縣府的青農支持計畫,為農返鄉創業,提供資源及補助的課程,還有多位業界講師指導,讓青年們從中學習,尋找自己創業圓夢的目標,陳照委從中獲益良多。
為因應台灣農村人口老化流失問題,國發會針對偏鄉規劃的「地方創生」計劃案,相當重視青農這區塊,可見維護台灣農業生產環境資源,落實農地農耕多元價值,鼓勵青農返鄉,是目前重要的課題。與鹿港一水之隔的福興鄉,在區域產業分工發展下,近年來青農返鄉創業,逐漸頭角崢嶸。
除了福興鄉農會對青農的協助,福興鄉公所攜手政治大學、大葉大學,研擬「福興地方創生計畫」,針對青農區塊,提案含括「青農返鄉與建立在地食農文化」、「福興青旅行」等事業主題,希望循序漸進發展有機農作、民宿,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人回流,以利地方人口再次增加。
福興鄉三汴村青農林永堅、鄭語慈伉儷,返鄉以阿公與阿嬤名字成立「順月農園」工作室,進行友善耕作,推出歐式的泡菜多樣性的醋漬蔬菜,不僅可以保鮮,還可以做成非常多的特色品項,在前年獲得縣府頒發三十萬元青年創業金,力挺青年的創新,及對彰化農業的付出。
百香果的盛產期在七到九月,但從科技業轉換青農的福興鄉大崙村青農陳啟宗,利用夜間電照,增加開花期,以及循環資材等栽培方式,調整百香果產期,盛產期間提前在五月初夏,增加農民收益。陳啟宗的「妞妞果園鄉村手作廚房」,縣府對於其「創業多角化經營」的成果肯定,去年頒給青年創業補助三十萬元鼓勵。
福興鄉是以農業為主的生產區,長期孕育許多優質的農產品,近年來已有多位青農返鄉,組成青農組織,將青農們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片天,這相當難能可貴。如何建構農業有機友善基地、生產及行銷平台,讓青農們能夠維持穩定的收入,並由此吸引更多青農返鄉,是一個公部門值得努力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