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送暖迎雲蒸龍變的新年

歲末送暖迎雲蒸龍變的新年

韶光易逝,又到送舊迎新的時節,依農曆生肖習俗,來年屬「青龍」年,是個雲蒸龍變的時代,給予有所準備、努力奮發的人,鯉躍龍門的時機。而在歲末當下,公部門和社會慈善團體,陸續舉辦寒冬送暖活動,讓低收入戶、弱勢族群能過好年,感受各界關懷的溫馨。

傳統文化中,龍是四靈,代表著力量、智慧和好運。農曆年期間,民間都會用吉祥話,為來年討個好兆頭,期望帶來更多的祝福和喜悅。有所謂「青龍低頭,猴鼠穿紅。」的俚語,指青龍年來臨,是否極泰來轉變的一年,直到猴年、鼠年都是鴻運當頭的好年。

農曆過年是民俗大節日,家家戶戶團聚圍爐,為讓低收入戶能夠過好年,各個慈善單位、公司及廟宇,陸續舉辦歲末送暖活動;也有為弱勢家庭修繕房舍的義舉,讓受助戶展現歡顏,菩薩行利益眾生的慈悲心,似寒冬中的春陽,使得人間增添許多溫暖。

民國初年高僧弘一大師到福建晉江草庵度歲,在書庵門上寫著:「草積不除,時覺眼前生意滿;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意在教導僧人,雖然廟宇清淨安祥,但不要忘記廟外處處有苦人。延伸至今日,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貧富不均愈演愈烈,加上種種的因素,仍有不少在底層角落,受貧窮飢寒之苦的弱勢族群。

各鄉鎮公所列冊的低收入戶,大多是家無恆產的弱勢家庭,需要政府公部門及社會資源關懷,協助脫離貧困的處境。因此在每年的春節、端午、中秋民俗三大節日等,都可見到公司、慈善團體、基金會、廟宇等,紛紛進行關懷活動,慰問品有現金、年菜、白米、保暖衣物及日常用品等物資,委由公所協助發放,讓受助戶備感溫馨。

著名散文家陳之藩,所寫的「劍河倒影」一書,其中有篇「明善呢,還是察理呢?」,描述劍橋有個「明善」會,這個會覺得理是察不完的,只要明瞭那是件善的事,就要直接了當的去做。人生的目的是見到受餓的人,分給他一塊麵包;見到受凍的人,送給他一件衣服……。這文章那濟弱扶傾的溫情,讓人在寒冬中湧現暖意。

世界上最讓人動容的,是利他助人的愛,能將面臨困境的族群,從人生的孤崖上挽回,是最大的功德。對弱勢者的關懷,必須要及時行動,讓我們為每年歲末送寒的各單位、善心個人及志工們喝采。也祝福大家新年:春風得意、龍年吉祥;福祿雙全、瑞氣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