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廟宇迎春兼顧寒冬送暖
光陰似箭,冷冷的北風緊緊地吹,又到送舊迎新的時節,依農曆生肖習俗,來年屬「木蛇」年,象徵智慧、變革與潛伏後發的一年,如何應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需要現在的妥善的規劃。在此,祝福鄉親能夠金蛇報喜,事業直上青雲,長輩們福壽安康。
農曆年春節即將到來,鹿港天后宮等許多寺廟,都開始籌備年節迎春的活動。鹿港的龍頭廟宇天后宮,延續行之多年的新春展演,由鹿港傳藝聯合工坊結合天后宮媽祖信仰,與在地傳統工藝,從農曆的正月初一至初五,在天后宮香客大樓鄉土廣場舉辦,讓民眾沾染新春的吉祥采氣,同時了解媽祖信仰及工藝特色。
雖然受時代演變與經濟景氣影響,但是過年應景民俗,民眾都會到寺廟拜拜祈求新年平安發財。天后宮除夕夜將不關閉廟門,自晚間九時起安排八音吹等傳統音樂演奏,晚間十一時許將由管理委員會依循古禮,恭迎湄洲媽祖出神龕,至中殿接受信眾春節的膜拜,同時也開始天后宮媽祖香期。
天后宮與「台灣紫禁城」美譽的龍山寺,及新祖宮、城隍廟、護安宮、大覺寺等各廟宇,新春期間也受理民眾安太歲、點光明燈、文昌燈等服務。光明燈祈求元神光采、前途光明;文昌燈庇佑金榜題名、步步高升;也可點月老姻緣簿,祈求天賜佳緣、感情順利,可說應有盡有,滿足信眾們在新春到廟宇拜拜的所有祈求願望。
除了迎接香火、點光明燈外,各廟宇也會舉辦新春團拜和象徵吉祥的慶祝活動,讓到廟的民眾沾染過年采氣,營造濃郁的歡樂年節氛圍,因此也吸引來自各地的香遊客人潮,市井到處人龍湧現,讓商家們生意興隆,天后宮、龍山寺等廟宇,都能維繫香火傳統,是鹿港寶貴的文化資產。
農曆過年是大節日,家家戶戶團聚圍爐,為讓低收入戶能夠過好年,近期各個慈善單位、公司及廟宇,都陸續配合公所舉辦歲末送暖活動;也有為弱勢家庭修繕房舍的義舉,讓受助戶展現歡顏,猶如寒冬中的春陽,使得人間增添許多溫暖。
民國初年高僧弘一大師到福建晉江草庵度歲,在書庵門上寫著:「草積不除,時覺眼前生意滿;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意在教導僧人,雖然廟宇清淨安祥,但不要忘記廟外處處有苦人。人生最大的功德,是對弱勢者的關懷,感恩歲末送寒的各單位、善心個人及志工們,並祝福大家新年春風得意、蛇年闔家吉祥、瑞氣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