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厝埔拱辰宮珍惜文化資產 舉辦拓碑傳承活動

1 min read

許厝埔拱辰宮珍惜文化資產 舉辦拓碑傳承活動

即將拆除重建的彰化縣福興鄉許厝埔拱辰宮,廟內珍藏著鹿港名家在五十年前創作的詩、書、畫作品,被刻在大理石板上,廟方結合地方文史工作者,於日前舉辦了一場「許厝埔拱辰宮拓碑傳承」活動,邀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副教授林俊臣及台中市文化中心藝文研習老師周駿城指導,參加的學生包括鹿港、鹿東國小及鹿港國中美術班等,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觸寺廟拓印的體驗,感到無比驚喜。

二百多年前先民由泉州渡海來台墾拓,供奉玄天上帝於福興鄉橋頭村的土地祠內,因神明屢顯救災解厄,先民感念其德乃擴建廟宇,以其如北辰之眾星拱之,故稱「拱辰宮」。時隔五十餘年後,因廟體結構損壞,廟方啟動拆除重建計畫,為珍惜廟內石刻碑印,特別設法研究如何保存,此舉也喚起地方上的重視。

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副教授林俊臣表示,拱辰宮於五十多年前重建時,邀請地方書法名家黃天素、吳東源、王漢英、施文炳等在寺廟牆體題字,當時流行花蓮大理石材,所以很多題字都被刻在大理石上,除了少數龜裂破壞,基本上字體都很清晰,拓印下來可以成為廟方的文化資產保存。

林俊臣也表示,拓碑的方式,包括洗碑、刷白芨、上紙、上水、捶碑與吸乾、上墨、塗抹均勻即可完成,其間的步驟有不少學問,都會影響拓碑的效果。這項活動是透過拓碑技術,帶領參與者親手保存這些即將消失的文化記憶,尤其來參加的都是國中小學生,對於文化傳承特別有意義。

拱辰宮主委陳協利表示,要重建拱辰宮,有人認為把廟體全部拆除即可,但有關於寺廟牆面的一些碑文記事與文聯詩句,都是地方上已故文人大老的筆墨,就此拆掉實在很可惜,所以廟方已想辦法委請在地企業光明大理石公司將大理石片拆卸下來,日後重建時希望還可以重新鑲嵌,保存原來的樣貌與精神。

 

▲參加拓碑傳承活動的學生展現學習成果。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