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細雨

關心孕婦 心理諮商應納入產檢項目

文/陳秀寳

日前,秀寳與立法委員黃秀芳、立法委員候選人李坤城劉仁照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徐書慧及婦產科醫師烏烏醫師,一同召開「孕產辛酸誰人知‧漠視孕產照護‧少子化只會更惡化」記者會,以實際行動關心國內孕產婦的心理狀況,提出心理諮商應納入產檢與產後一個月的回診檢查項目,以此幫助有產後情緒障礙與產後憂鬱症甚至有自殺傾向偏激行為的孕產婦,讓這些心理層面出現問題的孕產婦能得到妥善的心理諮商與照顧。

根據醫學中心統計,台灣約有50-80%的媽媽於產後三至四天內會發生產後情緒障礙,26.8%的媽媽於產後六週內會發生產後憂鬱症;國外研究病人約有5%的自殺率及4%的殺嬰率。由前述統計數字可知,產後會有情緒障礙的孕婦占所有孕婦的高比例,顯示此一問題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至於孕婦產後憂鬱症也有近二成七的比例,突顯出產後憂鬱症的普遍性,對此,於產檢項目納入心理健康諮商,提供各項正確紓緩壓力營建好情緒的方法,正足以適時的解決孕婦們於生產後所可能面臨的茫然狀態,引導她們在生產後能來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另外,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孕婦至少產檢四次的利用率高達近98%,表示國內孕婦對於產檢的重視,接受妥善的產檢可以來生出健康的寶寶,確保自身懷孕十月的生產過程安全無虞。同時,在產檢的過程當中,一旦發現孕婦可能有產後情緒障礙與產後憂鬱症等情緒問題時,適時的於產檢項目增加心理諮商,孕婦便可以有效尋求幫助管道,不會茫然不知所以。因此,秀寳認為應該將「孕產婦心理健康諮商」列為第三孕期產檢與產後一個月的回診檢查項目。在前期評估將已經憂鬱或是未來的高風險族群列為後續密切觀察與協助對象,再做電話追蹤或是轉請社工訪視,讓這些有負面情緒問題的媽媽們在生完寶寶後能藉著心理健康諮商來恢復成產前身心健康的正常狀態。

秀寳認為,每一位懷孕的婦女懷胎十月生產都是辛苦而偉大的,能成為媽媽這個不平凡的角色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實際上,孕產婦在生產後所產生的產後情緒障礙與產後憂鬱症等情緒問題,這些負面情緒並不會自動消失,而是孕產婦選擇忽視自己,因此,政府應該更加重視孕產婦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諮商;接住這些無助的孕產婦,不要讓孕產婦或是他們家庭獨自面對這些情緒。〈作者為立法委員〉